海外雇佣
- 产品中心
- 资源中心
- 行业资讯海外动态更多出海攻略更多政策指南更多
- 客户案例
- 收费标准
- 关于我们
爱沙尼亚民族形成于12—13世纪。先后被普鲁士、丹麦、瑞典、波兰、德国、沙俄和苏联占领和统治。1710—1918年受沙俄统治,1918年2月24日宣布独立,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。2月底德军占领爱沙尼亚。同年11月,苏维埃俄国宣布对爱沙尼亚拥有主权,爱俄之间爆发战争。1920年2月,爱俄签署《塔尔图和平条约》,苏维埃俄国承认爱沙尼亚独立。1939年8月,苏德签订秘密条约,将爱沙尼亚划入苏联势力范围。1940年6月,苏联根据《莫洛托夫—里宾特洛甫秘密补充议定书》,出兵爱沙尼亚,同年 7月成立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。1991年8月20日,爱沙尼亚脱离苏联,宣布恢复独立。9月17日,联合国宣布接纳爱沙尼亚共和国为成员国。2004年3月29日,爱沙尼亚正式加入北约;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; 2007年12月,爱沙尼亚加入《申根协定》。2010年12月9日,爱沙尼亚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正式成员国。2011年1月1日,爱沙尼亚加入欧元区,成为欧元区第17个成员国。2019年6月7日,联合国大会选举爱沙尼亚、尼日尔、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、突尼斯和越南5国为2020年和2021年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。
爱沙尼亚是一个音乐的国度,历史上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,如阿瓦·帕特、指挥家尼姆·扎维等。爱沙尼亚最富盛名的全国合唱节自1869年延续至今,为爱沙尼亚人传承文化、推动经济独立做出了积极贡献。1869年参加合唱节的只有800多人,1998年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歌咏台广场,有30万人参加合唱。爱沙尼亚每年都在万人歌唱台举行合唱活动。2003年波罗的海国家传统的歌唱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”。
爱沙尼亚地处欧洲东北部,位于波罗的海东海岸,东与俄罗斯接壤,南与拉脱维亚相邻,北面为芬兰湾,隔海与芬兰、瑞典相望。首都塔林距赫尔辛基85公里,距里加310公里,距圣彼得堡350公里,距斯德哥尔摩375公里。国土面积45227平方公里,边界线长1445公里。境内地势低平,平均海拔为50米,最高点为牧那马吉山(巨蛋山),海拔318米。海岸线长 3794公里,有岛屿2355个。
爱沙尼亚首都塔林,位于东二时区,比北京晚6小时。每年3月末到10月末实行夏令时,与北京时差为5小时。
爱沙尼亚的主要资源有森林、油页岩、石灰石、泥煤等。爱沙尼亚森林面积为233万公顷,森林覆盖率达51%,森林蓄积量为4.86亿立方米,每公顷蓄积量为225立方米,人均木材拥有量达361立方米,排名欧洲第五位。爱沙尼亚的树种超过716种,主要有松树、柏树、杉树、桦树、椴树、白扬、桤木等,最古老的一棵“橡树王”已有700多年的历史。油页岩是爱沙尼亚电力的主要燃料。东北地区油页岩储量丰富,总储量约为48亿吨,其中有工业开采价值的资源储量约为13亿吨。按照每年2000万吨的开采量,可供利用50~60年。泥煤储量约为20亿吨,磷矿储量约29亿吨。
爱沙尼亚淡水资源丰富,拥有大小河流7000多条,其中长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有16条。主要河流有沃安都河(162公里)、帕尔努河(144公里)、帕尔特萨马河(135公里)等。但由于地势平坦,落差小,水力发电潜能低。全国共有1150个湖泊,最大湖泊是与俄罗斯交界的楚德湖,总面积3555平方公里,为欧洲第四大湖,其中爱沙尼亚拥有的水域面积为1529平方公里。第二大湖泊为沃尔茨湖,水域面积271公里。全国水域总面积2840平方公里。
全国农业用地103.1万公顷,占国土面积的22%。其中可耕地69.02万公顷,占国土面积的15%,人均耕地0.51公顷,但其中约12.51万公顷未耕种。
爱沙尼亚的气候属海洋性气候,受海洋影响明显,春季凉爽少雨,夏秋季温暖湿润,冬季寒冷多雪,年均气温7摄氏度。冬季最冷的1月和2月平均气温为零下8摄氏度,夏季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20.9摄氏度,年平均降水量500~700毫米。
据爱沙尼亚统计局数据,截至2021年6月,爱沙尼亚总人口1330068人,比2020年增加约1179人,人口总量在欧盟国家排第24名。总人口中,男性 630915人,占比47.4%;女性699153人,占比52.6%。全国人口密度为30.6人/平方公里。人口分布特点是北多南少,全国近40%的人口集中生活在首都塔林及周边地区,城市人口占65.3%。人口年龄构成上,14岁以下儿童占16.5%,15~64岁人口约占63.5%,64岁以上人口占20%。2020年,人口
自然增长率为-1.96‰,出生率9.93‰,死亡率11.9‰,净移民增长率为
2.85‰。男性预期寿命74.4岁,女性预期寿命82.8岁。
在爱沙尼亚的华人数量较少,不到200人,大多是留学生、经商人员,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、批发零售、餐饮服务、旅游和中医保健等工作,多集中在首都塔林及塔尔图等中心城市。
表1-1:爱沙尼亚主要城市及人口分布(2021年)
(单位:人)
城市名称 | 人口数量 |
---|---|
塔林 | 438,341 |
塔尔图 | 95,430 |
纳尔瓦 | 53,424 |
科赫拉亚尔维 | 32,577 |
帕尔努 | 50,639 |
资料来源:爱沙尼亚统计局 |
全国分为15个省,有市级行政管理机构79个。各省名称、面积及人口数量见表1-2:
表1-2:爱沙尼亚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(2021年)
名称(中文) | 名称(爱沙尼亚语) | 面积(平方公里) | 人口(人) |
---|---|---|---|
总计 | total | 45227 | 1330068 |
帕尔努 | Pärnu maa | 4086 | 85760 |
哈 留 | Harjumaa | 4333 | 609515 |
维良地 | Viljandimaa | 3589 | 45877 |
莱恩—维鲁 | Lääne -Virumaa | 3465 | 58402 |
东维鲁 | Ida-virumaa | 3364 | 131913 |
塔尔图 | Tartumaa | 3089 | 153912 |
拉普拉 | Raplamaa | 2980 | 33116 |
萨列马 | Saaremaa | 2922 | 33032 |
雅 瓦 | Järva maa | 2623 | 29817 |
乔奇瓦 | Jõgeva maa | 2604 | 28082 |
莱 恩 | Lääne maa | 2383 | 20285 |
沃 鲁 | Võru maa | 2305 | 34898 |
玻尔瓦 | Põlva maa | 2165 | 24473 |
瓦尔加 | Valgamaa | 2047 | 27962 |
---|---|---|---|
希乌马 | Hiiumaa | 1023 | 9381 |
资料来源:爱沙尼亚统计局 |
【首都】
首都塔林是全国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全市面积158.3平方公里,分8个区,人口43.8万,约占全国人口的32.9%。塔林市地处爱沙尼亚西部,濒临波罗的海,始建于1248年丹麦王国统治时期。1918年成为爱沙尼亚首都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塔林老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。
塔林的主要产业是加工工业、建筑、能源、运输、通讯、金融、批发零售等。塔林的GDP约占全国一半以上,全国有近一半的公司设在塔林。依托塔林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优势,该市的信息技术产业闻名欧洲。著名的“Skype”网络通话软件即源自爱沙尼亚。大量外资高科技企业落户塔林及周边地区,使爱沙尼亚成为欧洲电讯基础设施最发达的国家之一,首都塔林也被誉为“波罗的海的硅谷”。
塔林还是北欧著名的运输港口,穆嘎港为最大货运港口,老城港为最大客运港口。
【主要城市】
爱沙尼亚的主要城市有塔尔图市、纳尔瓦市、科赫拉亚尔维市、帕尔努市等。
塔林老城
自1991年恢复独立以来,爱沙尼亚政局总体稳定,社会秩序良好,但党派斗争激烈。政治上,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,党派斗争能够在法制框架内进行。
【总统】
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,任期5年。议会通过的法律由总统批准实施。总理由总统提名,议会任命。2021年8月31日,在爱沙尼亚国会举行的第二轮选举中,爱沙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卡里斯(Alar Karis) 获得72票,超过101位议员投票总数的三分之二(68票),成为爱沙尼亚下一任总统。卡里斯于2021年10月11日宣誓就职。
【政府】
2021年1月26日,由改革党和中间党组成爱沙尼亚新政府,改革党主席卡娅·卡拉斯出任新总理。卡拉斯为爱沙尼亚首位女总理。新政府设置 14个部,包括文化部、国防部、经济事务与基础设施部、企业与通信技术
部、教育与研究部、财政部、外交部、卫生与劳动部、司法部、公共行政部、农村事务部、社会保障部、环境部、内政部。内阁成员包括一名总理和14名部长。
【议会】
爱沙尼亚议会实行一院制,共有101个席位,议员任期4年。议会的主要职能是:通过法律;决定全民公决;选举共和国总统;批准或废除条约;授权总理组建政府;通过并批准国家预算;决定对共和国政府、总理及部长进行不信任投票;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;解决宪法所规定的总统、政府、其他国家机关或地方政府职权以外的所有行政问题等。年满21周岁且有选举资格的公民均可竞选议员。2019年3月3日,爱沙尼亚举行第14届议会选举,共有5个政党进入议会,分别是改革党(34席)、中间党(26席)、保守人民党(19席)、祖国联盟—共和国党(12席)、社民党(10席); 2021年3月18日,爱沙尼亚前总理、中间党主席拉塔斯当选爱沙尼亚议会议长。
【司法机构】
爱沙尼亚司法机构分为三级:最高法院、上诉法院、地方法院。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审判机构,为终审法院,由19名法官组成。宪法还规定设立大法官职务,负责监督并仲裁议会、政府和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。大法官由总统提名,议会任命,任期终身。
爱沙尼亚一审法院民、商事案件平均审结时间为125个工作日,在欧盟国家中列第三名。行政诉讼案平均审结时间为141天,在欧盟国家中排第四位。每百人未结案数为1.6件,属于未结案率最小的国家之一。
【军事】
总统是爱沙尼亚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。国防委员会是总统国防事务的最高咨询机构。国防部是政府执行和实施国防政策的部门。国防军司令是军队最高指挥官。国家实行义务兵役制,服役期8~12个月。爱沙尼亚国防军总兵力约6000人。
爱沙尼亚主要政党有:改革党、中间党、保守人民党、祖国联盟—共和党、社会民主党等。
【改革党】
成立于1994年11月13日,在议会占34席,党主席为卡娅·卡拉斯,是议会第一大党。
【中间党】
成立于1991年,在议会占26席,是爱沙尼亚第二大政党,党主席为现任议长于里·拉塔斯。
【社会民主党】
原名温和党,2004年2月改为现名,其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。在议会中占10席,党主席为因德雷克·萨尔。
【祖国党】
2006年6月由祖国联盟和共和国党合并而成,2018 年 6 月更名为祖国党(Isamaa)。在议会中占12席,党主席为海利尔·瓦尔多尔·塞达尔。
【保守人民党】
成立于2012年,在议会中占19席,党主席为马尔特·赫尔梅。
以上政党在议会拥有议席。此外,爱沙尼亚还有爱沙尼亚200党、自由党、独立党、人民联盟、绿党等未进入议会的小型政党。
现政府于2021年1月成立。改革党主席卡娅·卡拉斯出任总理。内阁设14个部长职务,改革党、中间党两个政党平均分配。其中改革党担任的部长为:财政部部长凯特·彭图斯-罗西曼努斯(Keit Pentus-Rosimannus)、社会保障部部长西格内·瑞萨洛 (Signe Riisalo)、国防部部长卡勒·拉内特(Kalle Laanet)、农村事务部部长乌尔马斯·克鲁斯(Urmas Kruuse)、教育与研究部部长莉娜·科斯纳(Liina Kersna)、企业与信息技术部部长安德烈斯·苏特(Andres Sutt)、司法部部长玛丽斯·劳瑞(Maris Lauri)。中间党担任的部长为:环境部部长特尼斯·莫德尔(TõnisMölder )、文化部部长安内莉·奥特(Anneli Ott)、经济事务与基础设施部部长塔维·阿斯(Taavi Aas)、公共行政部部长雅克·阿普(Jaak Aab)、内政部部长克里斯蒂安·贾尼(Kristian Jaani)、卫生与劳动部部长塔诺尔·基克(Tanel Kiik)、外交部部长伊娃-玛丽亚·利梅茨(Eva-Maria Liimets) 。
爱沙尼亚统计局2021年数据显示,爱沙尼亚境内133万人口中,主要有13个民族。人口规模最大的5个民族是爱沙尼亚族、俄罗斯族、乌克兰族、白俄罗斯族和芬兰族。其中,爱沙尼亚族人口最多,共91.5万人,占全国人口的68.8%;俄罗斯族人口32.3万人,占比24.2%。乌克兰族、白俄罗斯族和芬兰族人口规模分别为2.7万、1.1万和0.8万,各占爱沙尼亚全国人口的2%、0.8%和0.6%。
爱沙尼亚语为官方语言,英语、俄语亦被广泛使用。爱沙尼亚人的外
语水平较高,居民通常都能讲外语,年轻人甚至掌握两三门外语,主要为英语、俄语、芬兰语、瑞典语等。
爱沙尼亚的主要宗教有基督教福音派路德宗、东正教和天主教。从信教者的民族构成来看,爱沙尼亚人多信仰基督教,俄罗斯族人多信仰东正教。全国约有1/3的人信教,信教人口占比在欧盟成员国中比较低。
爱沙尼亚人民勤劳朴实,善良友好,办事认真,计划性强,守时履约。爱沙尼亚人感情不易外露,重视保持民族特点,保护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意识强烈。爱沙尼亚不承认双重国籍,不允许拷贝乐谱,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。
近年来,爱沙尼亚的研发(R&D)经费占GDP的比重始终保持在0.71%。 2019年,爱沙尼亚研发支出达4.53亿欧元,比2018年增长23.9%。研发支出的分配如下:基础研究1.09亿欧元,应用研究1.33亿元,实验开发2.11亿欧元。2019年,爱沙尼亚的研发强度指数为1.6。2019年,政府资助的研发支出达1.69亿欧元,占比7.8%。
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力指数(GII)排行榜中,爱沙尼亚排名第25位。
【科技】
爱沙尼亚在信息技术、IT领域处于欧盟领先水平,拥有先进的电子政务系统,Wi-Fi遍布酒吧、咖啡馆、商贸中心、机场、车站和码头,提供免费上网服务。爱沙尼亚全国基本实现专用链接和公共网络覆盖。爱沙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手机投票的国家。2019年3月的议会大选,有274232人参加电子投票,创历史新高。
自爱沙尼亚恢复独立并加入欧盟和欧元区后,便开始大力发展数字型社会,建立了“数字化爱沙尼亚”(e-Estonia)。今天的爱沙尼亚已经是一个著名的高科技国家,很多创新科技以及发明都在这个国家诞生。例如, 2000年,电子税务系统(e-Tax)和移动端停车费支付系统(m-Parking)创立使用;2001年,数字社会交叉路(X-Road)建成;2002年,电子身份证系统(digital ID)开始使用;2002年,电子学校系统(e-School)运行; 2003年,公共汽车乘车费(ID bus ticket)可使用身份证支付;2005年,电子选举开始实行(i-Voting),网上土地登记政策成功推行,同时完全取消纸质材料备案;自2007年起,移动身份证系统(Mobile ID)和电子警察系统(e-Police)开始推行;2008年,电子健康系统(e-Health)投入使用; 2010年,电子处方系统(e-Prescription)开始使用;2011年,智能电网(Smart
Grid)建成运营;2015年,世界上第一个数据大使馆(data embassy)建成; 2018年,无缝服务路线图(seamless services roadmap)开始实施;2019年,政府出台人工智能战略(Government AI strategy)。数字化爱沙尼亚及电子政务系统成为爱沙尼亚的国家名片,并向多国输出其数字化系统模式。
【教育】
爱沙尼亚的教育系统分为四个阶段,包括学前教育、基础教育、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。此外,还包括学术或职业教育。基础教育为免费9年制义务教育,从7岁到16岁。完成基础教育后,可在中专以上普通学校(10-12年级)或职业机构继续学习。高等教育分为两个平行部门:应用高等教育
(本科文凭课程)和学术高等教育(学士、硕士和博士学位)。
爱沙尼亚有以下几类高等教育机构:公立大学、私立大学;公立应用高等教育机构、私立应用高等教育机构。爱沙尼亚有六所公立大学。大学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拥有自治权,有权自主决定其学术和组织结构、教学和研究工作内容、课程设置、入学和毕业要求等。
爱沙尼亚的著名高等学校有塔尔图大学、塔林大学、塔林理工学院、爱沙尼亚商学院等。塔尔图大学建于1632年瑞典国王阿道夫·塔夫二世统治时期,1919年由古斯塔夫学院更名为塔尔图大学,学校被尊为“爱沙尼亚的启蒙圣母”,爱沙尼亚许多政要和知名人士均毕业或曾任教于该校。在2021年发布的Quacquarelli Symonds (QS)世界大学排名中,塔尔图大学排名第285位。塔林理工大学位于首都塔林,始建于1918年,是爱沙尼亚规模最大、历史最悠久的国立理工大学。
2020年,爱沙尼亚共有各类学校506所,其中中小学506所,职业教育机构37所,高等教育机构18所。共有23.2万人在各类学校学习,基础教育阶段学生16.1万人,各类技校及职业学校学生2.6万人,大学学生4.5万人。爱沙尼亚国民受教育的时长平均为15.57年,在欧盟国家中名列前茅。受高等教育人数39.4万人,占总人口的30%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是哈留省、塔尔图省和东维鲁省,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在当地居民中的占比分别达到42%、35%和33%,其他省份的这一比例平均仅为20~25%。2020年,爱沙尼亚共有各类图书馆871所(其中520所公共图书馆,36所科学和专业类图书馆,315所学校图书馆),各类博物馆227所,影剧院65所。
【医疗】
爱沙尼亚的医疗机构比较健全,医疗设备比较先进。有公共和私人两种医疗保健系统。除一些较大的国家医院外,在居民社区还有众多小型医院,就医方便。爱沙尼亚社会保险税率为工资的33%,其中20%为养老金, 13%为医疗保险税。公共医疗保险方面,由雇主为雇员交纳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税,凡正常缴纳社保和医疗税的人,均享受免费医疗。2020年,有 117.9万爱沙尼亚居民享有医疗保险,约占总人口的88.7%。
据爱沙尼亚统计局2018年的统计数据,共有4万余人从事健康及社工工作,其中2.9万人为医护人员,家庭护理人员约9千人,社工2700人。拥有执业医生4502人,护理人员7906人,牙医1239人,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 3人,拥有护士6人;医院总数54所,病床总数7035张。2020年,爱沙尼亚居民家庭医生、专科医生、牙科医生医疗保健获得率分别为97.3%、85.4%, 96.5%。
中国政府没有向爱沙尼亚派遣过援外医疗队。仅有华人开办的小型中医保健诊所。
【工会】
爱沙尼亚工会(Talo)成立于1992年9月,为非政府组织,会员是工业、农业、文化、科技、医疗和教育等领域的从业人员。工会的职责是:与政府和雇主联合会保持联系,协调解决会员工作、酬劳、假期和社会保障等问题。工会鼓励劳动者学习更多的技能和知识;支持积极的劳动力政策,强调继续教育的重要性;遵循欧洲社会宪章和欧洲社会安全规则的要求;努力为会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。
爱沙尼亚公会联合会(EAKL)属于国际工会组织,是爱沙尼亚工会协会的合作和代表方。EAKL与旨在促进国家、社会和经济政策的非营利组织,企业,机构和组织以及国际劳工组织,国际和外国工会合作,EAKL代表欧盟机构中爱沙尼亚员工的利益。
【罢工】
2017年10月,HKscan爱沙尼亚分公司肉类加工厂发生大规模合法罢工活动,原因是工人对现有工资体系不满,罢工延续至2018年年中仍未得到完全解决。爱沙尼亚工业和金属工人工会联合会(IMTAL)与爱沙尼亚工会联合会是此次罢工活动的主要协调机构。
【其他非政府组织】
爱沙尼亚的非政府组织主要是商会、协会。
爱沙尼亚雇主联合会:非政府、非营利组织,在全国共设有24个分会组织,有1500多家企业和60位有实力的私人企业家参加雇主联合会。该联合会是国际雇主联盟成员,亦是欧洲贸易联盟成员。主要职责是代表雇主与政府、工会等进行协调,帮助雇主解决劳动纠纷,同时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,开展人员培训。网址:www.talo.ee/。
爱沙尼亚工商会:非政府、非营利组织,1927年加入国际商会。主要提供以下服务:帮助国内企业、公司寻找合作伙伴,就对外经贸合作、经济政策、法规情况提供咨询及贸易信息,组织和接待国内外团组和展览,并提供贸易仲裁服务。网址:www.Koda.ee。
爱沙尼亚报刊协会(EALL):成立于1990年,是非政府组织,也是世界报刊协会(WAN)成员。主要工作职责是促进报刊的发展,维护会员报刊的利益和权利。主要工作目标是发展与爱沙尼亚和国外的媒体组织的合作;为会员报刊提供专业的交流信息的机会;推动新闻实践活动;为每位公民有权获得公共信息提供必要的服务;为报刊管理层、编辑组织相关业务培训。该协会共有38家报刊,每天共出版58.7万份报纸。
爱沙尼亚—俄罗斯商会:成立于1996年11月,是根据爱沙尼亚法律成立的非营利、非政府组织。商会共有会员60多家,主要包括金融、进出口、咨询等领域的公司。
爱沙尼亚小企业协会:非政府、非营利组织,成立于1998年。主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,促进爱沙尼亚小企业的发展,为企业提供咨询、信息、培训等服务。
其他商协会:燃油协会、机电企业联合会、汽车企业协会、消费者协会、服装和纺织协会、奶业协会、林业协会、渔业联合会、电气工业企业协会、食品工业联合会、木屋生产企业协会、皮草协会等。
【报刊】
爱沙尼亚主要的报纸有《爱沙尼亚晚报》《邮差报》《爱沙尼亚日报》
《爱沙尼亚快报》(周报);《每日新闻》为俄文周报。
【通讯社】
波罗的海通讯社(Baltic News Service-BNS),成立于1990年4月,为私营通讯社,可提供英文与俄文消息。
【电台】
爱沙尼亚全国共有35家广播电台,主要包括:
爱沙尼亚电台(Eesti Raadio):建于1926年,全天用爱沙尼亚语、俄语广播。
布谷电台:私营电台,成立于1992年,全天用爱沙尼亚语广播。俄罗斯电台:私营电台,成立于1998年,全天用俄语广播。
同时,越来越多的私营商业广播电台在全国、地区和地方广播。
【电视台】
国有广播电视公司Eesti Rahvusringhaaling (ERR),经营3个电视频道和 5个广播网络。2010年,爱沙尼亚电视播放完全转型为数字电视。国家和私营电视频道扩大服务,有一系列频道的目标受众是讲俄语的观众。2016年,爱沙尼亚有42个按需服务频道,包括19个付费点播电视频道和订阅视频点播服务。2016年,大约85%的家庭使用数字电视服务。
【主流媒体对华态度】
当地主流媒体主要报道本国内政、外交、经济发展状况,以及欧盟最新政策对本国的影响,较少报道中国的情况。自中美发生贸易摩擦后,媒体报道多援引西方主要媒体的报道,对华报道偏负面。
爱沙尼亚政局和社会秩序比较稳定,治安状况总体较好。爱沙尼亚法律允许个人合法持有枪支,但实际上持枪者很少。在爱沙尼亚不存在反政府武装,没有发生过恐怖袭击,也少有袭击外国人的事件。近年来,恶性凶杀案和一般刑事案逐年下降,偷盗窃案也有所减少。2020年,爱沙尼亚治安情况良好,未发生恐怖袭击事件。
根据爱沙尼亚统计局数据,2020年爱沙尼亚共发生各类案件2.58万起,比上年减少1352起。其中,高于平均水平犯罪率的地区有首都塔林所在地哈留省(1.23万起)、东维鲁省(0.36万起)。发案率最低的地区是希乌马省(154起)。
主要节日包括:1月1日新年;2月24日独立日(即国庆日),为纪念 1918年2月24日爱沙尼亚脱离沙俄统治而获得独立;6月23日胜利日,为纪念1919年爱沙尼亚抗击德军获胜;6月24日仲夏节;8月20日恢复独立日,为纪念1991年8月20日爱沙尼亚恢复独立;12月25日圣诞节。
周六、周日为公休日。